【靜怡詩話】
認識文壇才女琹涵 ♡涂靜怡
寫作
是一種栽種
種桃種李種春風
是一種召喚
喚山喚水喚昨日的自己
生命
是寫在歲月的一首歌
詩韻書聲伴隨著風雨燈火
回首時
一片淒美景色
蒼茫中 有我不捨的
深情
把「寫作」當成是一種「栽種」,說「種桃種李」也種「春風」。
寫作也是一種「召喚」,琹涵認為可以「喚山喚水」,還可以喚「昨日的自己」。所以,她又說:「生命是寫在歲月的一首歌」,可以是「詩韻」,可以是「書聲」。
像這樣有寓意的詩,不是每一位寫詩的人都會有的領悟。這是被文壇公認的散文家琹涵於民國八八(一九九九)年在漢藝色研出版的一本散文集《典藏深情》裡寫的序詩。多麼不尋常的思維啊!
真的已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迷上琹涵寫的那詩樣的散文了?是七0年代吧?那時,我還算年輕,思想裡充滿了浪漫的因子;喜歡寫詩,喜歡追夢,日子雖然過得很窮,卻還特別愛逛重慶南路的書店,找美美的書冊來讀。喜歡讀淒美的文字;深情的故事。所以,那些年,幾乎是常常沉迷於書堆中。
也就是在那個時候,深深愛上了胡品清教授和琹涵的散文。會時而去買她們的散文集來讀。尤其是琹涵寫的,印的美美的好多書。
好像是從一九八八年她在漢藝色研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散文集《希望是一座山》開始吧?(她也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許多書,只是我獨對漢藝色研出版的書,情有獨鍾。)
● 有一天,當我年老,塵緣已了,我希望我是一座山,軒昂直立,依舊可以俯視我所熱愛的人間。
● 我喜歡疏落的雨聲。聽來像悠閒的樂章。驟雨狂擂,常懾人心魄;微雨輕灑,卻柔美如夢。前者豪放,如東坡的「大江東去」;後者婉約,好似一闋小山詞。
——摘自〈聽雨聲中〉
琹涵的文章之所以能深深吸引我,是因為,她的思維裡,充滿陽光,充滿正能量,除了優美的文字,還能帶給讀她的書的人,有意無意間,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,尤其在心情低落或失意的時候,是有教化作用的。
所以,無論她寫〈歲月的心情〉,或寫〈煙雨〉,或寫〈雨意〉;〈一樣的月光〉等等。我都照單全收,陶醉在她書中的主人翁,「踏著夜色歸來,編織綺麗的夢境,像月亮一般地朦朦朧朧。」忘了現實中的自己,只顧沉醉在夢樣的行文裡。
你知道嗎?琹涵是寫書的快手,時常,一年要出版一本到二本書,加上她的書都有頂尖的出版社幫她規劃精心出版,也因此她的每一本書,無論是內頁的排版格式,或封面的「匠心獨運」的設計,在我看來,都臻於完美,捧在胸前,或用手去觸摸書本,都感覺特別有質感。是視覺上的一種享受,也是感覺上的一種出塵。
也許是因緣相遇吧?那些年,我特別愛上短短的雋永的散文,也愛讀唯美的詩篇。因為編詩刊的關係,很榮幸能和文壇偶像明星胡品清教授成為寫詩上的好朋友。偶而會約詩友結伴上陽明山文化大學去拜訪胡品清教授。有一年(不記得日期了),在胡教授的書房看見她新出版的一本詩集《冷香》。紫色的封面設計,雅雅脫俗的裝幀,一眼就讓我「驚為天人」,愛不釋手。後來承蒙胡教授親自簽名惠贈一本,讓我如獲瑰寶。急忙翻開版權頁,豁然發現,是當年出版界鼎盛時期,算是數一數二的一線優質出版社「漢藝色研」所出版的。對照之下,我所喜歡的琹涵的好多本散文集,也多半是由這家出版社出版。
那時的我,就有一股強烈的企圖心,在心中默默地醞釀著,告訴自己,希望自己能努力再努力,多寫幾首唯美的詩篇,讓這家優質的漢藝色研出版社看到,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,為我出版一本像《冷香》這樣的一本詩集,我就心滿意足了。
真的是皇天不負苦心人,後來因為琹涵也很愛寫詩,我又因仰慕她的才華與名聲,很自然就相識,承她熱心推薦,加上自己也登門「毛遂自薦」,我的《秋箋》詩集在一九九0年元月,如願在我嚮往的「漢藝色研」順利出版。這本詩集的特色是用我學習多年的國畫作品當封面和內頁的插圖,在那個年代,因為不多見,曾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,不久便再版。同時,也再出版第二本詩集《畫夢》。同樣用我的國畫設計封面與內頁插圖,同樣受到讀者的青睞,很快地銷售一空而再版。
這是我事前沒有想到的,我不但圓了夢,心情也瞬間飛上雲端。而這一切的一切,都因為琹涵和漢藝色研的負責人出版界的才子林蔚穎(後來的詩人趙化)所賜。他們二位是我能夠圓夢出版美書上的大貴人。
據我所知,琹涵在「漢藝色研」一共出版十一本散文集。分別是:
(1)《希望是一座山》(一九八八年四月初版,一九九七年第八版)。
(2)《歲月的名字》(一九八八年九月初版,一九九七年第五版)。
(3)《有情相待》(一九九0年八月初版,一九九八年五月第五版)。
(4)《留一方心田》(一九九0年十一月初版,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五版)。
(5)《溫柔的角落》(一九九一年初版,一九九四年第二版)。
(6)《美如花朵》(一九九四年初版)。
(7)《在芬芳裏》(一九九五年四月初版)。
(8)《水聲如歌》(一九九六年九月初版)。
(9)《像蓮花的心》(一九九七年七月初版)。
(10)《情牽一生》(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版)。
(11)《典藏深情》(一九九九年四月初版)。
從琹涵在「漢藝色研」出版十一本散文集的書目表上看來,她不但是出書的快手,一年有時出版二本,而且,多半都是暢銷書,一再地再版,有連續再版八次以上的紀錄。而當她在漢藝色研出版第十一本書《典藏深情》時,其實她的散文著作已達四十本了。這樣驚人的出書率,在台灣的文學界,真的並不多見。
千錘百煉,陶鑄了文字的精簡;
情真意切,造就了語句的清純。
其間的婉轉纏綿,尤其扣人心弦;
洋溢的人生智慧,深刻而又精彩。
彷彿是夜色裡點起了千盞燈,
綻放的溫暖,驅走了紅塵的寒涼,
肯定了人間的美善。
以上的文字,雖是出版社在為琹涵出版《典藏深情》這本散文集時,所印在書內頁的中肯評語,但其實也是我讀琹涵的許多美文中的深刻感受。
本名鄭頻的琹涵,是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。師大國文研究所結業。曾榮獲一九九0年度中山文藝散文獎,教育部研究著作獎,和省新聞處優良作品甄選獎等等。而她寫的膾炙人口的佳作〈成功〉和〈酸橘子〉早就被選入國中的國文課本裡當教材,也另有多篇文章收錄於海外華文的教科書裡。
琹涵的優秀,和她在文學創作上的輝煌成就,實在是說也說不完。從七0年代,認識她的書開始,倏地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了。她的傑出,不止是她這一路走來,孜孜不倦的埋首於寫作,聽說到今年為止,她都快寫一百本書了。我想摘錄一段她在二0一三年由麥田出版社為她出版的一本《最愛詩詞》中的一段自述,與愛讀琹涵的詩文的朋友們分享:
● 「珍惜緣分,是個性的一部分」;早期作品以勵志為主,闡明待人處事的道理,並從多年教學經驗出發,描寫師生間的情誼,尤為動人;中期創作主題漸次深廣,從生活出發,發掘生活裡的細節、溫暖與感動。用詞平易近人,寫情自然真切,其一貫正面向上精神,鼓勵了無數讀者。創作以散文見長,另著有詩、傳記與兒童文學。著有《慢讀唐詩》、《慢讀宋詞》、《慢讀元曲》、《好詞》、《好詩》等,引領古典詩詞現在化風潮。近期作品為《日日好話:古典智慧給現代人的生活格言》。
從這段簡短的自述裡,我們其實也可以更進一步的瞭解到,琹涵的內心世界的一些願景及對寫作的某些堅持和美麗的企圖心。以及她近年來的創作方向。
自述是四年前寫的,四年後的今日呢?琹涵在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方面的努力,又陸續完成出版了多本如《慢讀‧泰戈爾》、《宋詞藏情錄》、《唐詩真滋味》、《慢讀王維》、《慢享山水田園詩》、《遇見菜根譚》和《品茗‧夜話》等等。
琹涵的這些經典的「古典詩詞現在化」的每一本書,都有上金石堂的書架,平放在暢銷書的區域,也都是暢銷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常勝軍。
今年二0一七年的元旦第一天,我就意外收到了琹涵新出版的《寫給自己的情書》新書。心裡好佩服,好喜歡。開年第一天耶!這樣美美的一本《寫給自己的情書》?光是書名,就好誘惑;誰會給自己寫「情書」呢?除了琹涵。我決定這個年假,就來與這本《寫給自己的情書》共度屬於春節的假日吧!那是幸福的開始。
於是,我把這本書,寶貝似的放在枕邊,隨時翻閱;隨時記下書頁間我喜歡的句子,雋永的片段,我把它稱之為琹涵寫給自己的情書的「語錄」。
● 跟一朵花說話吧!說你的哀傷和挫折,
花不言語,卻彷彿知曉你內心糾纏的痛和悔。
彷彿在神秘中她提醒了你,要學會放下。
● 我不想停留,我以為,人生的每一個時刻都最好的。我喜歡我人生的每一個時刻,它們都有不同的風景,各有美麗,也都是屬於我最好的時刻。
● 當你微笑,也像一朵花緩緩綻放,全世界都跟著微笑了。她寫快樂,覺得自己彷彿為現實而典當靈魂時,就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做喜歡的事,訂定一個夢想,縱使緩步前行,也要走在夢想的路上,努力快樂地活著。
● 人生的追求,終究歸結到「平安」二字。平安是彌足珍貴的,平安的人有福。
當我們的心中無所憂慮和罣礙時,如此寧靜安詳,那就是幸福了。
——摘自〈平安是福〉
● 昨夜,分明聽到雨聲淅瀝,心想這雨下得夠久了,然後我又在迷迷濛濛中睡去。
清晨起來,推窗一望,不見絲毫雨水的痕跡,但見秋日晴好。
這讓我十分疑惑:昨天深夜的那一場雨,莫非只是在夢中?或許,往日的一切都不過是昨夜的那場雨、那個夢。尤其是那些不快樂的記憶,又何必執著不放,苦苦纏繞於心?
終究只是縛綁,不得自由。若不願捨下,又如何邁開前行的步伐呢?
——摘自〈昨夜的一場雨〉
琹涵的這本《寫給自己的情書》光是「情語錄」就有四十則。每一則的文字都短短的,但語意深長。如:
● 得到的歡喜,失去的哀傷,都如此的鮮明。可是,得與失總是交迭出現,沒有誰能全然的得,也沒有人會都是失。就在得與失之間,正是我們學習的功課。
● 信心是光,相信自己,就能發光,讓自己散發魅力,無人能抵擋。你的光,會是獨一無二的,多麼迷人。
● 如果是一個杯子,千萬別裝得太滿,以免溢出。
● 最美的風景,未必是山水,而是人情。
——摘自〈情語錄〉
透過深具療癒力量的溫暖語句,琹涵溫柔地傾訴道:不管經歷多少傷痛和挫折,太陽都會升起,春天會替代寒冬,這世界給我們愛的能力,讓我們可以做真誠的自己。
琹涵說:《寫給自己的情書》有一百個暖心的智慧小語,將我們的脆弱轉變為力量。又說:「每個人的心靈花園,都有拇指姑娘般的小小自我隱藏其中,期待被發掘、關愛,等著美麗的花開。就算這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,你還是可以相信自己、選擇幸福。」
啊!多麼有深度,多麼有智慧的一本書呀!書中的這些「寫給自己的情書」,不管是寫給自己,或寫給生活,還是寫給思念,甚至是寫給歲月。琹涵都在這些文字裡,注入了你我的心情,也都有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祝福。
其實,在我的心目中,琹涵不但是文學創作上的才女,她是一位多情善感又害羞的女孩。然而,誰知道呢?因為十九歲那年,她考上了文化大學中文系;從此,幸運地優游於文學浩瀚的汪洋,詩詞歌賦成了她的最愛,也陶冶了她的性情,加上她不斷地努力,聽說她到現在為止,已經出版一百本著作了。包括二00八年由華聲工作坊為她出版的《一朵思念》詩集。
琹涵雖然喜歡寫詩,但因為她的散文名聲總是蓋過她的詩名。也聽說琹涵早在一九七九年就為自己許下一個心願,除了一百本的散文著作之外,她也要寫一百首現代詩來證明自己真的也很喜歡寫詩。
琹涵是我的閨密,我們的情誼形同姐妹,琹涵的好,不僅僅是對《秋水》各方面的贊助與支持,我去年脊椎開刀,因為是大手術,我一度忐忑不安,琹涵知道了,很為我焦慮不安,到處奔走為我找醫生的背景,鼓勵我勇敢去面對,住院期間還發動她的醫生朋友探病,即使開刀後至今都快一年了,她贈送的養生補品和關愛,從無休止。儘管我的疼痛因老化未能完全痊癒,可對她的感激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。
記得琹涵在一九九八年第一次在《秋水》五九期寫了一首〈紅塵有愛〉,我一直很喜歡,我想抄錄如下,願與詩友們分享。也藉這首詩,告訴琹涵,寫詩的漫漫長路,因為有妳,我相信,紅塵有愛。
過往的歲月沾滿塵灰
封不住的記憶鮮活如昨
我的心飛越千山萬水
柔情百轉 當我淺酌
那如驚濤拍岸
捲起相思將我掩埋
想要遺忘也難
醒 是更深的夢
花朵總會凋零
大地的生機無限
燭淚終究要落盡
紅塵依然有愛
寫於2017年3月10日
2017夏季號 葡萄園詩刊214期